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

一所中学的个人记忆(一)

2001年的秋天,我13岁,刚刚从小学毕业,在经历了两个多月连续的考试、等待、选择与辗转之后,入读Y市实验中学。

这所年轻而有野心的中学的建立在当地视作是一件大事,它被Y这所小小的城市赋予了极大的期待。长久以来,那些和我的父母年龄相仿,整日为生计奔波的家长们在子女学校的选择上始终苦于得到一个合理的答案,他们有时甚至会无力地感觉到,在整个城市中竟然难以找到一所可以值得信赖的初中。终于,在声称吸纳了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推行寄宿制,严格军事化管理的实验中学的诞生之后,他们似乎在这座城市教育不景气的暗色中看到了一抹希望。

我对这所中学的最为经典的印象,是我第一次见到它时的场景:下午四点左右,眼保健操时间——一个做什么的都太早而做什么又都太晚的尴尬时刻,少年少女在校园里结伴而行,他们兴奋地像是没有经历过时间的考验,谈笑间中还留有胜利者的狂喜,那是他们从选拔中胜出的嘉奖。这种无法掩饰的新奇感与刚刚独立生活、不懂得规律作息带来的生理紊乱一道,构成了这一批学生的独特的外观:扁平的声音、扁平的身体、负荷着身体内部外部的压力。至于那被严格要求控制在耳垂之上的短发,在关于当时具体形象的记忆中,更像是一种便于自我指认的符号。

他们的父母被拒绝进入学校,在校园外自动排成几层人墙,拥挤着齐齐地面向这个幽闭的所在。他们或是踮起脚尖,透过学校的铁门向里边张望着,或是隔着铁门倾听着他们的孩子兴高采烈地描述这个封闭的世界里闪过的世间万象,以及那些新奇的、未曾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出现过的白天和夜晚、快乐与痛苦,继而于言谈中,巧妙避过保安的视线,忧心忡忡地将带来的食物衣服小心翼翼地从铁门中传递。他们的孩子揣了满怀的补给,痴笑着踩踏一路的上课铃声径自离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